香港陶藝發展概況
HK Ceramics Overviews
  • 第一章
    Chapter One

香港陶藝發展概況 HK Ceramics Overviews

【第一章:當我們談論的香港陶瓷藝術,到底在談論什麼?】 文:張瑋森

前言

陶藝對於我們是多麼親切,又多麼的充滿距離,它比其他的傳統藝術來得複雜,因陶瓷帶著深厚的日常成分,當泥土經過燒製變成陶,到我們日用的器具,至成為大眾的鑑賞器物、在博物館收藏的文物,陶瓷總是帶著許多角色,難以分辨。

要說陶瓷與陶藝之分難,難在我們首先如何看陶瓷的工藝性與藝術性,界線在哪裡?

要說香港的陶瓷藝術難,難在我們要先處理歷史脈絡,由石灣以至陶瓷工業的源流,還是集中討論近代藝術家受西方的藝術思潮影響所帶動的藝術創作?

工藝與創作

「香港陶瓷藝術: 工作室導覽及創作指導」(下稱「指導」),大概能分成學習與香港陶瓷藝術家創作這兩大類。在「指導」成形之前,亦源於發起人施美婷想為陶藝愛好者或初學者提供方便,回想她過去習陶時的學習初心與經驗——在習陶的過程中,無論是尋求學習新的技巧,還是重溫精練某些製作技巧,她都會嘗試在網絡上找出相應的影片,然後透過觀看(察)的單向學習體驗與模式中,漸漸熟習與認識不同的陶瓷製作技巧。

在網絡的搜尋中, 幾乎能學習到各式各樣的藝術或手工藝製作技巧,陶瓷這種傳統的工藝及藝術亦不在話下,你可能輕易便能找到許多相關的資料。在這些示範的影片中,有的是藝術家親自示範,有的無名無姓的匠人,那些影片往往集中於陶人雙手的動作是如何處理泥的各種形態,使其能够控制、變化。從學習與示範的關係中,我們可以引伸出我們對手藝的歧議成分:在這些示範影片中,不論是個人以至藝術家的身份,之於示範的影片中的位置相對較輕,大都純粹以手藝作主導,「如何製作」才是核心內容,這舉措或可理解成社會賴以機械生產以後,我們既嚮往人手製作帶出的獨特性,同時亦追求手藝製作的過程中能達到「美」的標準。成語「巧奪天工」的形容更為貼切,我們既追求以人親手製作成具個人意識的作品外,還期望能達到非一般人所能及的領域,猶如機械生產的不曾出現錯誤,或是自然法則中的完美。

手藝與當代藝術中游離的美學價値

誠然,「指導」中另一個面向,還是深信手藝及創作中的獨特性,在某一些基礎的技巧下,能在藝術家的手裡演化成不同的呈現方式與形態,也是意念如何在作品藉著陶泥、藉著約干的手藝與技巧中得到投射與彰顯, 從中呈現出香港的陶藝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,並展示出藝術家在限制(包括陶泥的物質限制、尺寸,以及技巧的使用)中如何呈現出個人的能動性。然而,基於「指導」展開時間與規模的考慮,「指導」中所邀請到的參與藝術家,在人數上有所限制,也只能從內容策展的向度下,在個人壇長的領域中,排除了集體或社區創作,各地駐留計劃等元素,而是以較能彰顯個人創作脈絡、不同年代、不同風格這三種取向邀請不同的藝術家合作,亦從這三項條件中串連部分可見的香港陶藝的部分面貌,然而, 因過程涉及要求藝術家親自示範,也衍生出陶瓷藝術創者對於手藝上的考慮,不少創作者都自言自己不是技術先行而婉拒,當中的潛台詞涉及就連藝術家自身已對「技術」也有一定的標準與看法,也無不突顯出手藝技巧與藝術性兩者中存在的游離關係,藝術即技藝(Art as craft) 未必能完整地套用到香港陶藝發展的脈絡中,兩者並不存在必然關係。這話題又或會引伸到另一個題目上——我們如何看待和平衡傳統手藝與當代藝術中的美學價?

對許多陶瓷創作者來說,透過精練的手藝技巧,甚至直接身體的反射動作,當中已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美學價値,而這個美學準則或價値相對地可衡量及穩定,如拉坯時控制陶泥拉成的厚薄,而手藝上的美學追尋,往往是服從於這些穩定的美學準則。然而,當代藝術的美學準則,則難以定位,既沒有相對可量度的指標,而講求創新性的同時,既可以是對意識形態的服務與彰顯,亦可以對抗甚至解放,我們無法從過往藝術史中的話語或指標類比。因此,當代藝術底下的陶瓷創作,創作者既要服從於基本的手藝,同時要在此建立出手藝以外的美學價値。